第1731章 开花结果美滋滋-《北宋大丈夫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去看看!”
    赵曙带着群臣走进了靶群里。
    一进去大家发现连落脚点都没有,到处都是木屑。
    “臣从未见过这等威势。”
    文彦博看向沈安的目光中多了惊讶,“这也是杂学里的东西?”
    “对。”沈安马上认领。
    包拯知道,只要是儒学之外的本事,沈安就恨不能全部归纳入杂学之中。
    当这样的局面形成之后,一家独大的儒学就会尴尬的发现,这个世间处处都是学问,但偏生和自己没半文钱的关系。
    这个小子啊!真的够狠。
    “敌军纵马疾驰,弩箭漫天,无数敌军落马,随后火炮轰鸣,一枚枚铁弹横冲直撞,人马当者辟易……何等的威势!何等的痛快啊!”
    这是来自于曾公亮的赞美。
    韩绛坚定的道:“但凡是火炮,只需官家一声令下,要多少我三司就给多少钱财和铜料。”
    “若是不够呢?”有人说道:“铜料大宋也不多,铸币都不够。”
    大宋的钱荒根源就在于铜矿,特别是富矿的匮乏。
    韩绛咬牙切齿的道:“那就去抢,哪里有铜矿就去哪里抢!”
    这又是一个机会,沈安说道:“海外有铜矿。很多。”
    “船队已经出发了吧?”
    赵曙幽幽的道:“等消息回来了再说。”
    海外有铜矿,你们要不要?
    沈安抛出了一个诱饵,由不得他们不上钩。
    到时候水军横行于大海之上,陆军一路打穿过去,最后和水军会和。
    那局面……
    沈安只是想了想,就觉得头皮发麻。
    太爽了啊!
    “真是锋利!”韩琦俯身捡起一块木片,说道:“这等利器,军中如今装备了些,北方的城防也有赖于火炮的保护。如今北伐不远,陛下,臣觉着军中该多多装备才好。”
    赵曙点头,“是该多多装备才好。”
    可铜料呢?
    众人都看向了韩绛。
    韩绛说道:“三司可以压下一批铸币的铜料,恳请陛下允许。”
    “好!”赵曙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。
    “如今有纸钞,铜钱该少一些。”
    这是借口,实则是大炸逼主义在萌芽。
    火力不足症一直是这块大陆的主要毛病,眼瞅着有了利器,铜钱都得先靠边站。
    “只是铜钱还是不能太少。”文彦博含蓄的提醒了一下,见君臣都没怎么搭理,就说道:“若是铜钱太少,百姓终究会心慌。到时候全都拿着纸钞去挤兑铜钱,麻烦可不小。”
    赵曙看了他一眼,“交趾那边的铜矿……沈安。”
    沈安笑眯眯的出来,“交趾那边有铜矿,上次臣就有过交代,让他们去寻,估摸着也该差不多了。”
    赵曙满意的道:“若是找到了铜矿,算是你的大功。”
    呵呵!
    沈安看了众人一眼。
    一行人开始回城。
    回到宫中后,陈忠珩就送上了奏疏。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弹劾沈安的奏疏。”
    赵曙接过,看了沈安一眼,“你又做了什么糟心事?”
    糟心事?
    这话太难听,沈安喊冤道:“臣最近都在闻鸡起舞,夜读兵书,哪里去做了什么糟心事。”
    赵曙看了一眼奏疏,“说你在徐州打断了徐州司理参军陈松的腿,还说不是糟心事!”
    “那陈松……”
    沈安把陈松的事儿说了,赵曙明显的轻松了许多。
    北伐之前你就惹是生非吧,北伐后咱们新账老账一起算。
    这事儿就这么被抹去了。
    文彦博在看着沈安。
    第(1/3)页